宜花東自由軟體計畫

Google 網上論壇
訂閱 宜花東自由軟體走廊台東區
電子郵件:
造訪此群組

台東區訊息

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

NK5-4非同步教學之我見與彙整

非同步教學的好處:
基於工作因素,非同步教學給了我喘息的時間,1104上午恰巧要召開台東縣ICT學習環境示範點說明會,正在煩惱該如何是好....讓我少請了一次假^_^,不過透過網路得到延伸資訊很多,反而花了更多時間在瀏覽相關的影片上。
預告:遠距教學的好處:
1108我出差,一邊開會一邊視迅上課,可以少請一次假....*_*
1122那週我出差一禮拜,那時一邊參加研習一邊視迅上課,又可以少請一次假了....*_*

彙整
一、大家都認同,只要課程與教材經過編排,非同步教學也可以達到教學目標,而且需要花更多時間在『上課』。
二、以道雄的話做小結:
1.主動的精神--因為這樣的學習並沒有教師、同學在旁督促,因此需要自己安排學習的進度及規畫自己的學習時間,也就是說要很有定性才可勝任學習。
2.積極的態度--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困難或難解的問題,就需要自行去排除或主動的請求老師及同學的幫助。且要積極的去尋求各種資料,以完成學習。
3.完善的協同合作--這次的學習中,除了有個自的作業外,也有需要整合其他同學意見及心得者,所以這就考驗著我們彼此的默契及相互的協助合作。
4.7-11--不管是老師或同學,大家隨時有空上網就可進行學習,這樣的學習是不斷且隨時在進行的,好的方面是學習不中斷,消極的說是壓力有點大。

完整彙整資料

1 則留言:

Unknown 提到...

聯聰
這次的非同步上課,老師準備很多的內容讓我們學習,我個人確實有比同步上課時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在這堂課的學習上(不知道其他同學是否也有這種感覺),雖然花費時間是多了一點,但大多是利用平時空閒的小時間。正好符合非同步的精神,讓我能夠自己挑空餘時間來進行學習。的確,只要有系統的安排,非同步也是一個很不錯的學習方式(深深地感覺到了)。但是也因此少了即時討論的機會,像我覺得優學網是一個web2.0的實例,但道雄卻有不同的看法,這時如果可以有即時討論,我就可以馬上知道,是不是我對web2.0的認知有錯誤。從另一個角度來想,若使用非同步的討論,我們都可以先看看資料、文獻再提出疑問,這樣或許會有比較扎實的討論內容(就像道雄後來提供「yahoo 地圖日記」的例子給我參考)反正,沒有一件事是完美無缺的,只要多元使用、擇優補缺的達到想完成的目的,
那就是一個好方法了。

道雄
時光匆匆二個禮拜就這麼過了,這兩週以來每天都習慣的要去打開READER,看看有沒有其他同學的新作品或回應,也要看看自己訂閱的網頁是否有所更新,想想過去兩三週的學習,真是熟練到不行。現在則是要寫寫這樣的一個教學歷程心得了。我覺得任何的教學方法都是好的、有用的,但並不是都是最有效率及效益的。因此才會有多的教育學家投入研究發展的行列,期能對教育活動有更好的幫助。為了要使學習活動不致因學習者或教學者的時間、地點等的影響,而出現學習中斷的現象,因此出現了非同步教學--如多年前的SARS事件時所啟動的臨時教學活動(http://www.ettoday.com/2003/05/12/10974-1453406.htm)。這次老師也要我們試試非同步教學,經過這兩週的學習,我的心得如下:
1. 主動的精神--因為這樣的學習並沒有教師、同學在旁督促,因此需要自己安排學習的進度及規畫自己的學習時間,也就是說要很有定性才可勝任學習。
2. 積極的態度--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困難或難解的問題,就需要自行去排除或主動的請求老師及同學的幫助。且要積極的去尋求各種資料,以完成學習。
3. 完善的協同合作--這次的學習中,除了有個自的作業外,也有需要整合其他同學意見及心得者,所以這就考驗著我們彼此的默契及相互的協助合作。
4. 7-11--不管是老師或同學,大家隨時有空上網就可進行學習,這樣的學習是不斷且隨時在進行的,好的方面是學習不中斷,消極的說是壓力有點大。

明哲
回想起多年前學校裡上的政治課程,多半是以所謂的「電化」教學,也就是電視教學,一個專家的大頭在電視螢幕上,然後部份場景會轉移的文字或圖片、影片,這樣枯燥乏味的課程要上一個小時至兩個小時,同學們打瞌睡的打瞌睡,看小說的看小說,發呆的發呆,談效果幾乎等於零,原來很早以前就有這種非同步教學的課程,只是內容無法吸引學習者而已,早期的學者可能未注意到「學習者中心」的教學設計方法!現在接觸到的非同步課程很熱鬧,雖然上課人數比多年前少了一半,但來上課的是自願選修的,就得埋首上課,而教學的內容則是網路多媒體的課程很有趣,而且在非同步的課程上安排了許多作業待完成,甚至要與同學討論,同儕間的互動多了許多,即使大家不同在教室裡,利用網際網路也可以達到同儕互動的效果。另外現在也有許多歐美大學在台灣開課,也都是利用非同步方式進行教學,這種跨越國界的教學方式未來透過網路頻寬的擴大會再漫延開來,不過非同步課程到底是強調「單向」的教學,或是要達到「教」與「學」的成功雙向傳播,我覺得可能還需要考量到學習的需求與課程需求,若能經過分析而付諸教學,這種非同步的教學方式,的確可減少教育的投資成本,並帶給教學者與學習者最大的效益。

慶憲
這兩週以來,發生了許多事,心情一直不太好, 特別是最期待每週四早上能見到Dr.Lin的課竟停了一次,人生真的失色不少,尤其是萬聖節前的--不給作業,就搗蛋.這個驚喜令同學們寫作業時,高興到停不下來,林老師果然是一個高明的教育家,我除了佩服之外,實在無話可說.最近的非同步教學讓我有一些小心得:1.教師備課及課前的資料蒐集充實,指示清楚,教學的目標又明確,學生有目標及方向可依循,就有可能達到教學的效果.2. 非同步學習重視的是學生能主動自學,這有賴老師平時的班級經營管理與技術性的開發學生自我效能.3.暫且不論作業品質如何,這種互動式的非同步學習,讓同學間的討論.互動,造成良性的合作與競爭,非常能夠提昇學習的氣氛.4.電腦對我來說,就像一台機器而已,除非有使用的需要,否則我很少沒事去瀏覽,但是最近為了非同步學習的課程,我竟然沒事就會去RSS.Blog走走看看,還真是改變了一點生活習慣,這點改變是好的嗎?I don't know. I feel good.

俊源提供的實例
非同步教學的好處:基於工作因素,非同步教學給了我喘息的時間,1104上午恰巧要召開台東縣ICT學習環境示範點說明會,正在煩惱該如何是好....讓我少請了一次假^_^,不過透過網路得到延伸資訊很多,反而花了更多時間在瀏覽相關的影片上。預告:遠距教學的好處:1108我出差,一邊開會一邊視迅上課,可以少請一次假....*_*1122那週我出差一禮拜,那時一邊參加研習一邊視迅上課,又可以少請一次假了....*_*